当前位置:首页 > 钱币 > 钱币

春秋战国空首布特征的鉴别

时间:Sep 12人围观

春秋战国时的布币主要为空首布,早期空首布的布首较大,形制接近原始布(铲形),后来发展的都比较薄,仅1毫米厚,失去了实用的掘土功能。币之长短各异,多在9-13厘米,重20-30克。

其特征为布柄较长,上有不规则穿孔。由于空首布用泥范铸造,币身往往留有流铜与毛刺棱角,并有明显的合范缝,在布币身上铸有数目不等的阳凸铭文,种类有100余种。其文字内容包括天干、地支、记数、炉次、天象、方向、地名、重量、币名等,如一、五、六、甲、丙、丁、日、月、山、宫、不弗、黄钅斤、王、金、戈等。历史信息与古文字的资料极为丰富。

空首布的时代,大型者多为春秋早期、中期,小型斜肩与平肩布出现在春秋中,晚期、个别沿用到战国早期。

空首布出土不多,历代泉家均视其为钱币鼻祖,珍若拱璧,悉心收藏,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因此借以造假牟利者自古以来比比皆是。对于造假币的古玩商来说,造一枚假布可渔利千元以上。

空首布

造假方法有翻铸与打制两种。翻铸品除铜差、文字粗劣外,其币形规整,合范缝被修掉,显得很光滑,币体同真品厚重;打制品多用两块铜片合成,其币文系挤压突出,生硬而无生气,敲击币体,常有哑音,若用激光扫描与光谱分析结构,更能辨出真伪。

平首布是由空首布发展而来,战国时期成为北方普及的一种货币,币面上的铭文更为常见,主要是铸造国的城市名、地名以及重量单位“钅斤”字等。平首布的种类较多,主要有魏国的圆肩平首布、方肩平首布,赵国的耸肩尖足平首布、圆首圆肩圆足布和平首方肩方足布等。圆首布中有一种名叫“三孔布”的钱币,形制最为奇特,堪为先秦钱币珍品,此布的布首与两足上各有一个圆孔,钱面上有纪地文字,钱背铸有“一两”、“十二铢”的重量标记。三孔布出土绝少,至今不过几十枚,市场上很难看到,交易价格可达数万元之巨。

三孔布的形态出现,意味着钱币开始向圆形化发展,布币发展到此,完成了应有的历史使命。战国晚期还有一种小型平肩方足首布比较流行。其形体较小,制作规整,棱角分明,铸地甚广,不仅两晋、两周地区通行,甚至远及匈奴、燕国之地。这类小布的传世数量虽多,却也有不少伪品,伪造品还有一定的市场。有些收藏钱币者,往往不分真假,见了就买,上当者甚多。

三孔布

文章评论